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

47、麦田里肤色黝黑的少年

叶卡捷琳娜女皇也是见识过青春年少的。

早些年,还叫索菲亚的那个普鲁士少女,常在收割季节随母亲到城外某位爵爷的城堡去小住。她永远也搞不清那些城堡主、那些爵爷和自己家族的关联,看他们伫立在田园旷野间的城堡,巍峨森严,猜想,必是一方财主无疑。

麦田在一夜之间就变得空旷无垠。原本金黄的世界,眨眼间,褪去华袍,裸露出褐土的本质,显得格外淳朴而安份。只有割剩下的麦茬还深恋着泥土,毛剌剌地扎在那儿,像麻布的纹理烙在肌体表层,着过华服锦衣的痕迹一时半会儿还退将不去。

临近傍晚,云絮囤积在旷野的尽头,万般好意,承接着沉沉下坠的太阳,生怕它掉下来,会摔疼。近处,农户少年在落日余晖下,用二股叉把麦秆挑得屋脊一样高。尘屑飞扬间,少年赤裸的肩膀沾满了星星点点的麦金,望去,通体闪闪,天神一般耀眼。

这是一幅多么俄罗斯的风景,常在画里、梦中出现。

索菲亚总是喜欢在傍晚时分,躲过母亲的眼睛,从城堡几乎是悬直的砾石坡道跑向麦田,一路上她能听到自己裙裾呼呼地掀动,她想,这是不是一首悸动的欢歌?

她来到割过的麦田,闪身躲到高高的秸堆一侧,从那里探头打量不远处农户家的木屋。

木屋略呈歪斜,每一根原木都遭受过岁月的侵蚀,显得无比朽老。

木屋前,不经意便春光乍泄——刚打麦田里归来的少年,正用清泉洗涤着劳累的身子。他们往巨大的木槽里注水,几乎注得满溢,然后把水泼洒在自己的头上,脸上和身上……不消一会儿,他们本来还布满乌黑汗痕的脸,便显得青春洋溢。

浑沌不清的面目,当清水流过,污汗与麦屑一起被洗尽,农户家的少年竟然露出天使的面庞,不禁让索菲亚震惊……这事太离奇了。她几乎怀疑木槽里的水,是上天赐予的神水,能让容颜为之焕然。

少年的身子,经阳光炙烤,像一块冒油的熟肉,虽然黝黑,但勾人魂魄。随着少年脱下肮脏的粗布衣裤,卷巴卷巴丢在木槽下,索菲亚几乎是无限激动地想到,原来肤色黝黑的男人才是天底下的尤物,大地间的原神。

那年代的俄罗斯男孩,大多穿未经漂染的本色白,粗布,没缝衣领。由于布料松垮的缘故,加上经常拉扯,没有衣领的褂子很快成了今天的深v模样。袖笼和裤管都缝得比较瘦,胸廓和臀裆就显得格外肥大,那是剪裁失当造成的,之后竟成了一种风格——典型的俄罗斯民间服装的样式。不知是不是男孩普遍处于长个子阶段,裤长总是显得不够到位,短短的裤腿下,露出紫红色的结实脚踝,倒并没让人觉出寒酸,恰恰让富豪女从中看到了别样的美好,映衬着自己内心的欢喜。如果说当时的窘困无形正契合今天的时尚理念,毋宁说,今天的时尚在返璞归真中寻找着最自然的表达。

俄罗斯男孩十有八九是卷毛,成熟后竟然未必。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没有考究过。野孩子多半是褐色发,硬且卷。金发则显得比较梦幻。金发男孩要不美若天神,要不就像得了白化病一样,连眉毛睫毛眼珠都一并是浅色的,比较不耐看,而且鼻翼两侧容易被阳光吻出雀斑。满脸雀斑的男孩,普遍被认为性格狡黠,这完全是以貌取人,不足为信。

索菲亚偷窥的那男孩,中等个,褐发,深邃的蓝眼珠,肤色被太阳调教过,红到泛黑。

索菲亚原本是捂上脸的,因为她知道偷窥是一种劣迹,冲上天也犯神灵。她一再命令自己不再继续,但忍不住要让视线从指缝溜出。她心里默念着:上帝,饶恕我,归我以宁静!心却狂跳不止,无法收敛。

她终于看到少年的筋肉是如此的丰满,就像一个装满谷物的麻包,结实到令人心悸。于是她想,天底下只有一条曲线是完美的,那就是男人从浑圆的臀部到大腿的那道曲线。此刻,她突然怀揣起一个奢侈的愿望——她希望少年能转过身来,但又实实地害怕。

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让少年转身的念头。

她似乎明白……又不很明白……少年转身,对她将意味着什么?

她很不清晰地明白着。

以上所述并不是我杜撰,也不说明我是个发散型思维的人,善于把一把麦粉发酵成一大坨团面。

当时的情况是,梁辰带我们去观赏圣彼得堡当地的一个驻场秀,舞台上的叶卡捷琳娜用俄语演唱着咏叹调,女皇身处皇宫,以寂寞之心回忆着情窦初开的麦田往事。

唱词多半为叙事,夹杂着抒情,当梁辰有一句没一句地翻译给我听时,我突然意识到,咏唱出来的这些情思和场景,我是见过的。但我不记得那是不是来自一部有关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记片?确切地说,是我不记得是否看过一部女主角叫叶卡捷琳娜历史巨片。我一年要浏览上百张碟,哪里记得住那么多。但神经质的国王在床上玩兵偶、皇后的梦中情人是麦田里肤色黝黑的农家少年、女皇在巴洛克廊柱下幽会近卫军美男士官的场景,于我而言,都似曾相识,记忆犹新。我只是不记得女主角到底是叫“叶卡捷琳娜”,还是叫“奥古斯特”,抑或叫“腓特列希娅”“索菲亚”什么。还有,故事背景究竟是在罗马,在埃及法老时代,在佛罗伦萨,还是在沙俄广袤的北方?

“唱词好美。”梁辰小声对我耳语。他说这话的时候,我转过头去看邻座的liza,心里有点不踏实。

梁辰说:“这段唱叫《我梦中的黑少年》……”

舞台上的叶卡捷琳娜女皇唱到:

……他黝黑的皮肤烧灼着我的灵魂,

我梦想他的臀峰被当作枕头。

女人是一袭丝绸长裙,

需要烙铁一寸寸熨平……

想起麦垛下黑少年赤裸的身躯,

一股暖流从我心的缝隙流出,

濡湿了我的灵魂,如同野百合盛开……

索菲亚终于等到木槽前的少年转身,有意无意地朝她这边散淡一望……那是怎样一种带露百合盛开的情景啊!

影片里无法用镜头语言表述的,被音乐剧女主演以“咏叹”的方式唱出来,“一股暖流从我心的缝隙流出”,彷佛是对影片最具补充意味的“旁白”,契合了那部传记片的某个场景。

有时候,我真不知道电影和舞台剧哪个更写实,更自然主义,更具表现力。某些细节,某些关节点,比如人心隐秘的感受乃至身体的微妙反应,影片只能做到让你“意会”,而舞台剧则是彻头彻尾地“神传递”。

那倒霉催的孩子,一缕春光就此被偷了去——被躲在麦秸堆后的女人,事实上也被摄影机,被簇拥着导演的场记、剧务乃至杂工,被大银幕前的观众,被影碟机前的我……那真是很夸张的一片春情啊。虽然,作为背景的大地已是收割完的残秋。

少年之春像起初只是夕阳下的剪影,那是发身期的蓬勃,水润润的饱实。那样的轮廓,让人想到一只已然到了采摘期的果子。你要不摘,它就掉泥地里了。

少年熟透的果子,如果真要拿一种具体的果实来形容,很难找出相似度高的。

随着镜头推近,中景,特写,导演煞费苦心,以滚动的水珠来渲染果子的光滑和鲜嫩。水珠原颗原颗顺弧线滚下,毫无挂碍。镜头以唯美的方式、诗人的情怀来让人体悟,男人真的是不可以油腻,不可以到了谢顶的份上,如同女人不可步入失水的年龄。

一个人一生的少年感稍纵即逝,一去不返;鲜果子似的少年才是春神。

镜头拉开,俯视的空镜头,更是一种极富意味的表达,把观众的心撑得满满的。

……索菲亚那会儿理当拔腿离开,因为她已不能自已。每个偶见意外的少女都会晕菜,这是正常现象。然而此刻的索菲亚挪不开腿,心在灼烧,在鼓荡,仿佛那里有一株百合在盛开。

她不知道花蕾的抻伸会妖孽到何种程度,用手去摁住花开花抻,试着挪了一步,想在发生更大变故之前逃离那个地方。

偏在这时,少年悠悠地向麦垛走来,索菲亚为之惊慌失措……


页面连接:http://www.cnhkq.com/txt_0_wfyws/qwqfspfk.html

武侠小说网 亲亲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神小说网书虫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