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在改革了大汉税制之后,天子刘洵又将目光放到了大汉的国家命脉上面。

此时能够称得上是国家命脉的产业,非盐、铁、铜莫属,铜和铁都是偏向于生产类的,对此天子刘洵坚定的实行朝廷专营制度,对铜、铁这两项战略性资源进行把控,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

不过对于食盐来说,天子刘洵看到的不光是一个影响国家命脉的存在,更是真金白银,是一座耀眼的金山!

对于盐政,天子刘洵非常熟悉,别的不说,后世满清时期江南盐商个个都是富可敌国的存在,随便拿出一个都是身价几百、上千万两的家底!

后世元末、唐末时期,张士诚、黄巢等人都是盐枭出身,可见贩盐获利之巨!

所以,天子刘洵开始思考如何对眼下大汉的盐政进行改革,进一步增加朝廷的收入,全面开发盐政这座“金山”!

早在春秋时期,当年管仲在齐国为相,为富国强兵,管仲大力兴盐铁之利,推行“官山海”的政策,规定盐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对食盐的生产买卖加以管理,开华夏盐政之始。

其法以民制为主,官制为辅;民制之盐须交官府尽数收购,由官运销,寓租税于官府专卖盐价之中,因其产盐于官制之外复有民制,盐史学者称为“部分专卖制”。齐国由是富强,称霸诸侯。所作《管子•海王篇》,为百代论述盐政之祖。

眼下,未央宫中便存放有《管子•海王篇》,天子刘洵直接拿过来翻阅,以作为参考之用。

而后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奖励耕战、发展生产,民得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自由开采售卖食盐,官府从而征税。沿至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盐制依旧未改。惟征税过重,盐价昂贵。史载,前秦之时盐利二十倍于古,盐商富累巨万,人食贵盐,小民贫困。

而后到了大汉初年,因循秦制未改,允许私人经营盐业,国家征税,税入归主管皇室财政的少府;但诸侯王国以经营盐业自富,收入不归中央。

到了元狩四年,孝武皇帝采用御史大夫张汤的建议,笼罗天下盐铁之利归官,在各地设置国家的盐铁机构,任命从前以经营盐铁致富的人为吏;将原由豪富占有的产盐滩灶收归国家,由朝廷直接组织盐业的生产、转输与销售,并不借手商贩。官自煮盐,官自卖盐,产、运、销三项完全官营。

由此,天子刘洵又想到了后世隋唐时期的盐政策略。

后世隋朝开皇三年开始除禁榷、通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既不行官卖,又免征盐税,实行无税制。到了大业元年隋炀帝即位,渐趋奢华,内兴工役,外事征伐,用度大增,遂乃横赋暴敛,然尚未及于盐利。自隋开皇三年起直至唐开元初年止,前后这一百三十余年间相沿未改,是为华夏盐业无专税的时期。

到了后世大唐年间,朝廷财用不足,唐玄宗采纳左拾遗刘彤的建议,逐步恢复征收盐税。宝应元年再变盐法,将第五琦盐法中的官运官销改为商运商销。又创设盐商特殊户籍,隶盐铁使,允许子父相承,世代为业。盐仍由民制,仍由官收;官收之后,将盐税加入卖价(寓税于价)后转售商人;商人于缴价领盐之后,得以自由运销,所过州县不再征税(远乡僻壤商人罕到之地,官设"常平盐"以济其缺)。即民制、官收、官卖、商运、商销五大纲领。

再到了北宋之时,朝廷行官商并卖制,规定或官卖、或通商得各随州郡所宜。于是划分官卖区与通商区,大抵以沿海州郡为官卖区,内地州郡为通商区。在官卖区,盐斤听由州县给卖,每年以所收课利申报计省,而转运使操其赢,以佐一路之费。其盐业生产,则沿用唐代旧制,设立亭户户籍,专事煮盐,规定产额,偿以本钱,即以所煮之盐折纳春秋二税;于产盐之地设置场、监等盐政机构,从事督产收盐。雍熙年间,北方用兵抗辽,边储颇乏,乃缩小官卖区,扩大通商区,推行"折中法"。其法为:令商人输纳粮草至边塞,计其代价,发给"交引";商人持赴京师,由政府移交盐场,给其领盐运销。庆历年间,范祥创行"盐钞法"。其法为:令商人交付现钱,买取盐钞,钞中载明盐量及价格;商人持钞至产地交验后,凭钞领盐运销。政和年间,蔡京创行"引法"。其法为:官府印引,编立号簿;每引一号,前后两券,前为存根,后为凭证;装盐以袋,每袋即为一引,限定斤重;商人缴纳包括税款在内的盐价领引,然后凭引至产地支盐运销。与范祥钞法相比,引不仅是支盐凭证,且为运输与销售凭证。故其批引、缴引立有手续,销引定有期限。南宋沿用北宋引法不变。终宋一代,虽盐制多变,然以行就场专卖为主,即民制、官收、官卖、商运、商销。与唐制相比,仅增加一道商人买取证券(钞引)的手续;与此同时,对商人支取的盐类与销盐的地界也有了明确规定。引法既创,遂为宋以后各代所沿用(每引盐的斤重,历代不尽相同,大多在四百斤上下)。


页面连接:http://www.cnhkq.com/txt_0_uffnng/ynwwqkfg.html

武侠小说网 亲亲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爱去小说网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